《烛之武退秦师》教学设计15篇
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,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、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烛之武退秦师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教学设计1[学习重点]
1、了解《左传》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。重点了解《左传》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。
2、积累文言实词、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,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。
[学习难点]
1、掌握正确诵读方法,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,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。
2、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,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。
[文习赏识]
《左传》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(起于鲁隐公元年,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)《左传》以《春秋》的记事为纲。以时间先后为序,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。
《左传》也称《左氏春秋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。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。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。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。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、军事,外交以及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,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。显然,传统天命、礼教思想时有流露,这是历史局限性。
《左传》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。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,叙事委婉详尽,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,描写人物婉而有致,人物形象性格鲜明、栩栩如生,常常是寥寥几句,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,如闻其声,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。
[整体感知]
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。郑国被秦、晋两的国包围,危在旦夕,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。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、晋之间的矛盾,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,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,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、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,终于说服了秦伯。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,反而派兵保卫郑围,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,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。烛之武临危受命,不避艰险,只身说服秦君,解除国难,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。
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,不计前嫌,受命于危难中,义无反顾奔赴敌营。在大国国君面前,不卑不亢,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,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,句句打动对方。终于说服秦君,解除国难,烛之武的言行,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。
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:第一段写秦、晋国围郑;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;第3
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;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。
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,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,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,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,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,,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。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。文章波澜起伏,亦张亦弛,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。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,从而使结构严谨。
[课文重点存储]
要重视积累,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,要寓词于句,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,应牢记:积累是运用的前提。
词类活用
一、字
1、字音:
①汜,fàn,字的左边为三点水,故其义必与水相关。指汜水,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。另外,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。
②缒,zhuì,字的左边为绞丝旁,故其义与绳索、丝绸相关。
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。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,左边为绳索之形,右边是其音,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。
③共,本为象形字,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,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,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,通供,供给之意,读gōng。
④阙,形声字,门为形,阙为声,读作quē,意即门户受损。
⑤逢,是多音字,做姓氏用时,读páng。
2、通假字:
(1)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(已,通矣,了。)
(2)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(共,通供,供给、供应。读gōng)
(3)夫晋,何厌之有(厌,通餍,满足。)
(4)秦伯说,与郑人盟(说,通悦,高兴。读yuè。)
(5)失其所与,不知(知,通智,明智,聪明。读zhì)
二、词
1、词类活用:
①烛之武退秦师(退,使动用法,使撤兵。)
②晋军函陵,秦军汜南(军,名词作动词,驻军。)
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(亡,使动用法,使灭亡。)
④越国以鄙远(鄙,名词意动,把当作边邑;远形容词作名词,远地。)
⑤领之厚,君之薄也(厚,薄,形容词作动词,变雄厚、变薄弱。)
⑥即东封郑(东,名词作状语,向东;封名词意动用法,使成为疆界。)
⑦若不阙秦(阙,动词使动用法,使削弱。)
⑧阙秦以利晋(利,名词使动用法,使获利。)
⑨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(敝,形容词用作动词,损害。)
⑩共其乏困(乏困,形容词作名词,缺少的东西。)
2、古今异义
古义:东方道路上(招待过客)的主人。例如:若舍郑以为东道主。
①东道主
今义:请客的主人。
古义:出使的人。例如:行李之往来。
②行李
今义: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。
古义:缺少的东西。例如:共其乏困
③乏困
今义:疲劳。
古义:那人。例如: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
④夫人
今义:对已婚女子的尊称。
三、特殊句式
1、判断句
①是寡人之过也(也表示判断)
②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(否定判断)
2、省略句
①晋军(于)函陵,秦军(于)汜南(省略介词于)
②(烛之武)辞曰:臣之壮也
(省略主语烛之武)
③若舍郑以(之)为东道主(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)
3、宾语前置句
夫晋,何厌之有?(有的宾语何厌前置,之作为标志。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)
4、状语后置
以其无礼于晋(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,后置,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)
[典型例题激活]
[例1]下面对文言句式的判断,相同的一组是()
①夫晋,何厌之有?
②今已服矣,何又求矣?
③诸候有在者乎?
④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。
A、① ……此处隐藏47465个字……
第三课时
教学要点:
1、在诵读中理解课文。(后2段)
2、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、波澜起伏、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。
3、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。
4、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。
5、人物形象分析。
一、课文赏析
第3段
第三段讲解:智退秦师(说退秦师)(重点讲解)
讲解要点:
1、夜縋而出的原因——攻守、防备之道
2、说辞艺术:
A、人物分析;秦君——唯利是图,对两者的称谓不同,抓住秦伯的性格特点,连用八个“君”字,而对晋只是称作“晋”、“邻”。
B、两国的历史关系
C、军队的位置
说秦过程
①坦言知亡,避其锐气。
②亡郑无益于秦。
③存郑无害于秦。
④亡郑有害于秦。
①②③层层深入,论证严密;秦、晋、郑三者均涉及其中。
(1)一生范读本段。
(2)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。(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、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,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)
(3)生接龙串析本段。(师点拨)
①“夜……秦伯”:说明形势危急,烛不畏危险。
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:(投影)
第一步,欲扬先抑,以退为进。(坦言知亡,避其锐气:郑既知亡矣。)
第二步,阐明利害,动摇秦君。(亡郑只对晋有利: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)
第三步,替秦着想,以利相诱。(舍郑会对秦有益:君亦无所害。)
第四步,引史为例,挑拨秦晋。(君之所知也。)
第五步,推测未来,劝秦谨慎。(唯君图之。)
③秦……乃还:秦权衡利害,决定退兵,但却派人留守要塞,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。
(4)生质疑问难,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。
(5)学生同桌讨论归纳,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:
词类活用:
亡:动词的使动用法;利:形容词的使动用法;
阙:形容词的使动用法;鄙:名词的意动用法;
封:名词的意动用法;厚:形容词活用为动词;
薄:形容词活用为动词;乏困:形容词活用为动词;
东:名词活用做状语。
通假字:
陪:通假字,通“倍”;共:通假字,通“供”;
厌:通假字,通“餍”;说:通假字,通“悦”;
阙:通假字,通“缺”或“掘”。
古今异义:
【以为】古意:把……当作;今意:认为。
【行李】古意:出使的人;今意:出行时带的包裹。
【东道主】古意:东方道路上的主人;今意:请客的主人。
【乏困】古意:缺乏的东西;今意:精神不好。
特殊句型:
何厌之有:宾语前置句,还原后应为:有何厌。
若亡郑而有益于君:介词结构后置,还原后应为:若亡郑而于君有益。
(6)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。
第4段
(1)女生齐读本段。
(2)男生接龙串析本段。(师点拨)
晋文公以“不仁”“不知”“不武”的理由退兵,看似冠冕堂皇,其实,“不仁”只是一个借口,如果真讲“仁义”,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。“不知”是实质,“知”是理智,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,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。“不武”是因为胜负之数,难以预料。所以,说到底,晋的退兵,是“利”字使然。
(3)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:
敝:形容词活用为动词;知:通假字,通“智”。
夫人:古今异义词,古意:那个人;今意:成年男子的配偶。
去:古今异义词,古意:离开;今意:到,往。
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:判断句。
(4)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。
二、人物形象分析
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,师引导学生归纳。
1、烛之武:(1)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。
(2)知难而上,义无返顾的勇士。
(3)口若悬河,巧言善辩的辩士。
2、郑伯:(1)善于纳谏。
(2)勇于自责。
(3)善于言辩。
3、秦伯:贪婪,自私,不讲信用,见利忘义。
4、晋文公:贪婪,但理智,能隐忍不拔,随机应变,审时度势,雄才大略。
5、佚之狐:慧眼识才的伯乐。
三、本文的写作特色
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。
(1)伏笔与照应。
(2)波澜不惊。
(3)详略得当。
四、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
1、本文给我们的启示。
2、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谈。
教学反思
一位伟人曾说过“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”。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。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》也明确提到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”,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”,“吸收人类进步文化”。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“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”,在“教学内容和要求”中也明确规定“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,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。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、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,能理解词句含义,读懂课文,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”。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。
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,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,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,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,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。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,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,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。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,变“老师强迫我学”为“我想去学”、“我要去学”。
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,实现了学生、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,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,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,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,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。
这几堂课上下来,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,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,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。但是,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,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,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赏析时,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,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;其次,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,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;第三,在谈启发时,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,有些不知从何入手,后经引导才明白。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,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,在备课中切实做到“备《大纲》、备教材、备学生”。
文档为doc格式